香港最年轻养蜂人 数学老师转行制天然本地蜂蜜

“小蜜蜂,嗡嗡嗡,飞到西,飞到东。”小时候的课本,总形容蜜蜂是勤力的动物,但当实物飞在眼前,拍翼发出“嗡”声时,养尊处优的城市人,总避之则吉,“你认识蜜蜂后,会发觉我们的恐惧全是因为我们的无知。”话出自眼前这位外表温文尔雅、斯文穿着整齐的年轻小夥子Lancelot,“我养蜂两年多了,每一箱蜜蜂都有其特性,它们普遍也很温和。”逃离繁嚣城市,躲在这小村落的他,摸着这一箱箱的“宝贝”,喋喋不休说着,“这箱你看到它进进出出,很勤力;这箱正在对抗敌人,很具攻击性……”

年仅31岁的Lancelot,也许是全香港最年轻的养蜂人,两年前毅然转行,全为了纾缓因教师工作压力,而引致的肠胃问题,“外国回来的朋友说,如我找到原蜜吃,就不用服药。”原蜜即是不经加工的蜂蜜,直接由蜂巢收采蜂蜜,再将蜂蜜入瓶,好处是可保留蜂蜜最多的营养价值,与坊间在制作时有加热步骤,使营养流失不同。

为了买到原蜜,Lancelot透过朋友,找上在元朗养蜂三十多年,人称“蜂蜜王子”的叶师传,半年间在食用蜜糖的过程中,除了身体有明显改善外,心理亦慢慢转变,“接触蜜蜂多了,发现蜜蜂也蛮可爱的。”有次跟师傅闲聊间,随意地问了句可否学养蜂,叶师傅即大方答允,于是抱着“很值得做”的想法,踏上养蜂之路。

城市小伙子跑去养蜂,初期难免战兢,“尤其当你开蜂箱,亲手去取蜂脾时。”Lancelot笑指,被刺到是必需的,因为要看各人体质会否对蜜蜂敏感,“所以学养蜂的第一步,就是要被刺。”但他说,因为喜欢,所以有克服的勇气。

对养蜂人而言,蜜蜂不是宠物,不是工具,而是室友。Lancelot说,平日毋须时刻照料,最主要的工作是检查蜂箱内的状况: 箱底脏了就清洁 ;蜂皇是否健康,蜜蜂没食物就提供花粉等。而一到打糖(收集蜂蜜)季节,当观察到蜂脾上出现了层蜂蜡,即代表蜂蜜已足够,Lancelot就取出来,刮掉面层的蜡,放入打糖机搅拌,收集蜜糖,“养蜂是一种务农,令到越来越少人入行。”他叹。

而他却选择放弃当老师的稳定工作,投身养蜂业,身边的质疑跟支持皆有,“有时我工作不完全以薪金来衡量,反正人家的反对我也不会听。”Lancelot自言只是初学者,未来仍有更多需要发掘,“我并非说想为这行业带来甚么变化,而是想为香港对蜜蜂的认识带点变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