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Print this page

【友海街望族篇】涂耐冰家族⑷ 走过文化苦旅

1963年涂少冰与妻子结婚时,与到贺的亲友大合照,图中站在伴郎身边,身着中山装的即是老爷子涂耐冰。 1963年涂少冰与妻子结婚时,与到贺的亲友大合照,图中站在伴郎身边,身着中山装的即是老爷子涂耐冰。

古晋老故事 / 李振源

虽然经济拮据,涂耐冰依旧无怨无悔的投入“文化苦旅”,为办报使家庭经济陷于赤贫窘境,所幸儿女皆很长进,在逆境中磨练成才。

一生耿直,忠于原则且又敢怒敢言的兴安才子涂耐冰,明知办报无法让他名成利就,但依然偏向虎山行,尽管他的政见,无法获得所有人的苟同,但他坚韧不拔的办报精神,迄今尚为老一辈人所钦佩。

概因他当年办报并未考量盈利,且整份报纸的大部份文章,似乎全出自他一人的手笔,无论外界的压力有多沉重,个人经济有多恶劣,涂老都能咬紧着牙龈苦撑下去。

就因报社的经济状况很糟,他为了节省开销,不仅自撰自编,还要儿女在放学后,负责校对和派报的工作,为了办报他几乎全家总动员,也由于没能力置产,经常要带着子女搬家,而让年幼的儿女们尝尽了漂泊不定的苦头。

左派人士曾一再抨击涂耐冰的报纸,是由国民党政权所资助出版,但若是如此,涂家也不致于连个固定的栖身之所都没有,更不会穷到断粮,缴不起儿女的学费。

居无定所

在涂耐冰儿女的回忆中,他们年幼时当真是居无定所,周而复始的辗转在友海街、亚答街等店屋间迁移,甚至还寄宿在浮罗岸老兴安会馆的会所内,最后才搬到邦斐路,“和芳”林家的老屋,也因此使涂耐冰的大女儿涂亚霜嫁予林家作媳妇。

50年代涂家搬到邦斐路后,总算暂时安定了下来,但这间老屋既没自来水,他们也没能力装置电流,夜晚就单靠点煤油灯来照明,父亲的赔本办报,直接影响了家庭的生计,涂家小孩自幼就常遭受断炊挨饿之苦,更遑论还有闲钱可缴学费,当年他们便因父亲缴不起每个月3元的学费,不时要遭受到少数同学的白眼嘲讽,耐冰的次子少冰,就由于拖欠学费,在毕业后遭到校方扣住文凭不发。

其实在涂耐冰的爱妻陈璧人,于1945年在联军飞机空袭中不幸身亡后,当时年方15岁的涂家长女亚霜,便姐兼母职的带大了5名年龄介于4岁到11岁之间的弟弟,在那段苦日子里,她白天要继续上学,但一放学后,就得匆忙回家,包办了洗衣、煮饭等家务,同时还要看顾弟弟,督促他们做功课,尚要替他们缝制衣服,甚至于剪头发。

大姐当家

回忆半个世纪前那段姐弟克难的日子,涂家老幺季冰苦笑的说,当时姐姐向一名亲戚要来一把旧的剪发刀,定期用它帮弟弟们理发,然而因为刀片已很钝,还会“拔头发”,但由于家里没有余钱可让孩子们上理发店,头皮再痛也只好强忍下去。

季冰生性顽皮,他笑称在小时,每天最痛苦的事,莫过于姐姐帮他擦脸的时刻,因为年幼好动,经常搞到浑身脏兮兮,所以姐姐亚霜便会在他临睡前,拿一块湿面巾来为他擦脸:

“早年那种印着祝君早安字眼的面巾特别的粗,而姐姐的手力又很重,每次帮我们几擦脸,都会让我们痛得呱呱叫,”就这样,大姐涂亚霜任劳任怨的把5个弟弟一年年的带大。

劣境中成长

在年纪稍长后,兄弟们开始要分担家务,当中在家排老二的幼冰负责劈柴,亚霜在下午放学后到父亲的报社当校对,年纪较小的少冰和稚冰就得帮忙派报,老幺季冰自小就被训练烧饭和煮菜,全家6姐弟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。

从艰苦中走过来,涂家姐弟每当提起童年时的坎坷生活,便会对曾经帮过他们的人心存感恩,他们便特别提到在50年代,有一回家里断粮,涂家二弟便硬着头皮,向同学黄华武“借米”,黄君豪爽的到哥哥的店里,即海唇街的金泉安宝号,抬了50公斤的白米过来,解决涂家半个月的口粮,此种恩情迄今尚铭记在他们姐弟的心中。

家计虽捉襟见肘,但涂耐冰给儿女们立下很好的榜样,他很重视家庭,每天傍晚一定和孩子们一起进餐,晚上肯定会回家,决不在外留宿,培养儿女爱家的观念。

记得有一次,大姐亚霜在吃过晚餐后,带着5名弟弟到“丝米亚戏院”去观赏一部西洋教育片,由于那片子是上下集一起放映,在过程中总是菲林中断,以致到了晚间整11点还没放映完,他们在散场后步行返回邦斐路,没想到父亲竟提着煤油灯,站在路口等候他们的归来,这使姐弟深为愧疚。

涂耐冰摄于60年代,在沙巴与其中三名儿子合摄,图中前排左起为长子幼冰、涂耐冰和次郎少冰,后排左起为四子亮冰,与公司的两名同事。

以父亲的高风亮节为荣

父亲的坚持原则,威武不能屈的个性,以及坚韧不拔的超强毅力,是珍贵无比的人格资产,涂家姐弟以父亲的高风亮节为荣,于贫穷中熬过来的第二代人,比别人更明了休戚相关的手足情谊,自强不息的并肩奋斗,而在商途上大有斩获。

涂耐冰的六名子女,在60年代末,合资于沙巴组织木材公司,凭着买卖木桐的生意,赚取了大笔的财富,并在香港、新加坡等地皆设有分行,直至80年代中,方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寻求发展。

家中长女涂亚霜出生于1929年,年少时就读于圣玛丽学校,日本南侵后,学业中断,跟随父母避居青山,孰料慈母却在光复前夕的联军空袭中罹难,年方15岁的她,在战后虽然继续中学的课程,但还要兼顾家中一群弟弟的生活起居。

中三毕业后,涂亚霜先在圣德丽莎小学执教,继而转到母校圣玛丽小学当老师,她在70年代初,因弟弟们在沙巴的木材生意如日中天,又要分驻国外各分行,因而辞却已度过15载的教席,飞赴沙巴帮弟弟们看守总行大本营。

80年代返回古晋后,她便与丈夫林春和合力管理美德有限公司,生产驰名州内外的“Sundrop”汽水。

涂亚霜是位精明能干,刻苦耐劳但又深具远见的祖母级女强人,她的丈夫林春和为古晋老牌五金行“和芳”林家的后人,他与妻子共育有2男1女,长子协助管理家族的汽水厂,而次子则在澳洲的一家医疗器材公司任高职,唯女是电脑软件设计师,于一家跨国电脑公司服务。

亚霜的大弟幼冰,1933年出生于厦门,在古晋圣若瑟中学毕业后,曾在砂拉卓铭新学校教书,60年代末赴沙巴拿督坡,与二弟少冰等合营木材公司,70年代出掌香港分公司的业务,在1987年移民美国,投资经营塑料工厂,膝下育有2名女儿。

二弟涂少冰,生于1935年,中学毕业后便远赴沙巴,先在拿督坡开了家百货公司,兼营旅行社和贸易公司,60年代杪介入木材生意,后来移居新加坡,是新加坡德威行(私人)有限公司的董事经理,他也育有2男2女,儿子为渣打会计师。

三弟稚冰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,定居于沙巴,协助二哥少冰管理当地的公司,膝下育有2名儿子,他的弟弟涂亮冰,也在沙巴经营食堂业务,生有3男2女。

涂家的老幺季冰,1940年出生于古晋,早年就读于老中中,初中毕业后便只身乘船到台湾,靠着半工读念完高中,继而考进台大,并在1964年考获法学士的学位。

毕业后他到沙巴与兄长们一起打拼,1992年转战台湾与大陆,在中国、台湾与多个国家,都拥有公司或厂房,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,担任捷安特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、泉新金属制品(昆山)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,于中国设厂生产合金产品,同时也是捷安特(中国)有限公司的董事。

后者为一家资金雄厚,在台湾上市的商业集团,为当前世界最大的自行车(脚车)生产商,年产高达5百万架的脚车畅销世界各国,此集团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拥有子公司,在台湾、荷兰各设有工厂,更在中国3个城市设厂,因此身为公司管理层要员,涂季冰必须马不停蹄的于台湾、大陆以致欧美各国巡视业务。

事业有成的涂耐冰亦拥有个幸福的家庭,他的妻子杜绣珍,是台中知名胸腔科专科医生,杜江祥夫妇的掌上明珠,杜医生的太太亦是商界女强人,掌管着多家大企业。

季冰与妻子杜绣珍育有2名儿子,他们皆因学术成绩优良,获得奖学金赴美深造,当中长郎拥有博士学位,而次郎更是自小就天资过人,9岁时便在电脑游戏上出类拔萃,对决当时的台大生,他亦考获奖学金,放洋美国攻读电脑设计学位。

涂耐冰的后人,除了长女亚霜定居古晋外,5名儿子都移居海外,但难能可贵的是,他们每年都会返回古晋探望胞姐涂亚霜,和在清明节时回乡到父母的坟前扫墓。

Copyright.1997-2020 International Times Sdn Bhd. Kuching,Sarawak,Malaysia. Tel:(60-82)4822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