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友海街望族篇】许聪思家族(下) 艺文界闻人

左手书法家许聪思与妻子黄克贞,皆是厦门集美师范学院的毕业生。 左手书法家许聪思与妻子黄克贞,皆是厦门集美师范学院的毕业生。

古晋老故事 / 李振源

左手书法被喻为一绝,登门求字者络绎不绝,许聪思坚守题字不收“润笔费”的雅志,但在编印《英属婆罗洲年鉴》,而向商家征求广告时,竟被他所提携过的文友,讥讽为“文化界的大乞丐”。

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院的许聪思,是位身材魁梧,性格开朗豪迈的粗壮汉子,与当年一般文质彬彬,瘦骨如柴的知识份子形象截然不同。

从1935年举家由金门迁居古晋,直至1959年因胃癌谢世的20几年中,许聪思可谓是古晋艺文界极负盛名的闻人,尤其是他的左手书法,更是独具匠心的绝技。

早在许君年少于金门乡下的私塾就读时,便已对传统的毛笔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,与生具来的天份,加上经过长时期锲而不舍的苦练,终于练就了一手的好书法,然而最让人钦佩的是,他不但能用右手写书法,就连左手也可派上用场,而且左手悬腕挥毫写出来的毛笔字,远较右手所写的还更为神韵飘逸。

正因为这样,许聪思犹爱以左手挥毫,而且还会特别题款志明“许聪思左书”的字眼,树立了特殊的艺术风格。

虽然许老谢世迄今已半个多世纪,但他的左手书法,仍为老一辈们所津津乐道,同时保留下来的许氏左手书法墨宝也很多,纵看许氏的书法,但见笔锋劲健、字形秀美,跃然于纸上的书法,非但有若行云流水,而且刚柔并济,神完气足。

珍藏在至亲友好手中的许老墨宝,写得多为诗词或名言佳句,以及古今楹联,堪称是书文并茂,墨趣横生。

求字者众

许聪思高雅不凡的左手书法,引来了很多雅士同好的登门求字,更不乏商人到来祈求他为招牌题字,而生性爱好结交八方朋友的许君,几乎是来者不拒,都会尽力去满足他们的要求,然而最让人钦佩的是,他从来就抱着以文会友的高雅气节,拒收求字者分豪的“润笔费”,为此他还特别写了一首七言诗来表白心志——

写字从来不卖钱
以文会友墨为缘
人工毕竟输天份
卅载挥毫愧未妍

不靠卖字赚取利润,非但充分表现了文化人的尊严,也让他赢得了更多的敬仰,正因他淡薄金钱的文人本色,也使他在晚年的经济状况有些捉襟见肘,然而生性豁达的他,并不因此而为五斗米折腰,依旧故我的周游各地,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。

其实在许聪思移民古晋的初期,因为和黄庆昌合资经营庆聪公司,有过放下文化人身段,积极投入商海的短暂岁月,然而在生意渐上轨道后,静极思动的他,便藉着要到新加坡办货的方便,开始周游列国,足迹遍及新加坡、马来亚和香港等地。

战后庆聪公司没有再复业,他虽与另两位同乡合资经营“三阳公司”于海唇街,但却把生意交托合伙人去全权负责,自己则继续到各地寻访同窗老友,结果三、四年间,公司因亏损过巨而关门大吉。

自从以后,许君决定不再于商海沉浮,当时已年过半百的他,准备着手落实多年来的心愿,埋首编撰《英属婆罗洲年鉴》,也由于要编写这部巨著,他更有藉口周游砂拉越、沙巴和汶莱的大小城镇,考察与收集各地的风土人情等等资料。

喜爱云游四方和交游广阔的他,似乎在国内外各地,都有很多的朋友,这些人中不乏肝胆相照的交心知己,好象他在集美师范学院的老同窗,诸如兴化籍的才子涂耐冰,和华教斗士林连玉,便是终生的良朋益友,然而也有少部分友好的言行,让他饱受伤害。

实际上,许君在战前时,由于在商场上春风得意,经济状况颇为宽裕,所以每当教育及文化界的朋友阮囊羞涩,而到来调头寸时,都会义不容辞的给予援助,当中就有一位落魄的“文人”,因为失业而举家生计陷于窘境。

被讥为文化乞丐

尽管许君当时和此位仁兄并无深交,但站在同道的立场,不仅给予道义上的经援,纾解他举家的燃眉之急外,还动用人脉关系,帮他在一个机构找着了份文书的工作,让他有份稳定的收入,后来此君在新的岗位上,倒也表现得挺勤奋,因此深得该机构领导的信任,待遇也跟着不断的调整,让他的家庭经济就此稳定下来。

按理而言,此位仁兄能得脱穷根,最初靠得还是许聪思的提携,本当对许君胸怀感激,然而没料到他却是位“船过水无痕”的人,居然在后期公开嘲讽许老是“文化界的大乞丐”,而让闻者无不摇头叹息。

原来在50年代,将公司生意结束的许君,开始着手编写《英属婆罗洲年鉴》第一册,以及后来的第二册,由于没有获得官方的资助,且又计划送到新加坡去印刷,所需的制作费相当的高昂,为此许君便向商界征召广告,藉以集资完成编辑年鉴的工作。

由于许君向来与商界关系良好,且由他所主编的年鉴内容丰富,具有很高的学术和珍藏的价值,所以深获得商界友好的支持,纷纷在年鉴上刊登广告,这种反应无疑的是给予许君莫大的帮助,并顺利的让《英属婆罗洲年鉴》第一、二册先后面世,还着手部署编辑第三册的工作。

年鉴出版之后,许君当然会向商家刊户鸠收广告费,然而此时,那位曾获得他的帮助,于一个机构内任文书的仁兄,却表现出不屑的模样,到处唱衰许君是文化界乞丐,此等刻薄的嘲讽,后来也传入了许君的耳中,不过他除了心里感到难受外,倒很海量的不与对方计较,由此可显见,许君为人的宽宏大量。

话说回头,许聪思之所以能“任性”的遨游四方,无非在背后有位持家有方的贤内助,在默默的支持着他,在和许君结婚后,她不仅继续执掌教鞭,而且由于夫君经常出远门,还要兼顾到家庭与抚育儿女的重任。

黄克贞与年幼的儿女们合摄,图中前排右起为许友梅、吴氏、许友三和许友菊,后排左起为许友竹、心花和许友松。

妻子持家有方

黄氏是位持家有方,又心肠极好的贤妻,她在1930年,随丈夫在厦门开肥皂厂时,有一晚,一名匪徒摸黑潜入家里,见到她手腕上的金手镯,便喝令她把它褪下,鉴于当时黄氏正身怀六甲,为免惊动胎气,她丝毫不敢反抗的把金手镯除了下来。

不久后那匪徒落网,公安局要黄氏到衙门认人,由于当时福建省的“人民政府”,对犯罪者一律施予极刑,黄氏在到局子里后,虽能确定落网者即是登门行劫的匪徒,但却动了恻隐之心,诈称认不出对方,而使嫌犯就此逃出生天。

虽然失去了金手镯,黄氏在晚年向儿孙提起此事时,依然觉得当年的作法,让她得以心安理得。

许家三兄弟,右起老四许贤明、老二友梅和老三许友三及老同学温南古合摄。

她与许君共育有4男3女,长郎许友松年少时便夭折,次子友梅曾在亲戚蔡肃仁的仁和有限公司内任职,后来在与妻子蔡氏结婚后,应邀到岳丈家族的公司服务,两人育有3名业已成家立业的儿子。

许聪思的第三名儿子许友三,在1932年出生于金门的老家,现在已是位72岁的乐龄老人,他年轻时就读于老中中,毕业后便投入马东油厂工作,一直服务到1989年才从职场上退休下来,过后他应聘在金门会馆担任执行秘书,到了1996年才全面退休。

友三颇有乃父之风,平时热爱写作,经常有文章发表于报端,他的妻子符金兰,在去年底谢世,两人共育有2男1女,长子许存孝,目前执教于盐材港政府中学,次子存毅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,考获土木工程学位,后来继续深造,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,在新加坡公积金局服务,而唯女玉玲则服务于银行界。

聪思令四郎许贤明,年轻时曾远赴中国,后来在亲戚蔡肃仁于香港的公司里任职,过后于黄文彬集团旗下的香港大华石油服务,退休后移居纽西兰,膝下育有儿女共3人。